柳工新聞
3月28日,由柳工主辦的“八桂之約·院士冬令營”暨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柳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川、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熊輝,廣西科技廳副廳長廖文軍,柳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管偉榮,以及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廣西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應邀參會。柳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廣西科協副主席鄭津,柳工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曾光安,柳工股份副總裁朱斌強、總工程師林明智等領導出席會議。

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是廣西最高層次、最高水平的科技研發平臺,也是自治區為推進區域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又一重大布局。
此次會議匯聚了國內頂尖專家學者、政府主管部門領導以及產學研各界代表,圍繞工程裝備領域的技術革新、產業升級與國家戰略需求展開深入探討,標志著廣西高端裝備制造業邁向協同創新的新階段。
鄭津在發言中指出,此次院士冬令營暨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的召開,既是實驗室建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廣西機械裝備產業響應國家新需求、順應時代發展的關鍵起點。他強調,實驗室應聚焦新型工業化和新質生產力,圍繞極端化、電動化、無人化、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四大關鍵技術方向展開探索與突破,努力打造工程機械領域的“柳州樣本”和“廣西實踐”,并向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目標加速邁進。
作為自治區科協副主席,鄭津還介紹了科協近年來通過“八桂之約·院士專家冬令營”等活動,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他對自治區黨委政府、各級部門及院士專家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謝,并希望各方攜手合作,共同譜寫科技創新的新篇章,為實驗室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廖文軍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強調,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戰略智庫作用,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產業技術前沿,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與成果轉化應用,夯實高層次人才培養基礎。他指出,柳工需壓實主體責任,協同各共建單位深化有組織科研攻關,高標準推進實驗室建設運營,聚力打造服務產業升級的國家級科創平臺。同時,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優化體制機制,全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曾光安表示,當下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瞬息萬變,柳工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必須積極打造新技術領域的 “生態圈”。這要求柳工與專家學者構建起緊密無間、高效順暢的合作關系,依托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持續創新。柳工要將電動化、智能化、AI、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深度而全面地融入柳工產品之中,塑造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會上,楊華勇以在線視頻的形式,作了題為《智能化電動化工程機械關鍵技術》的報告,剖析了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以電動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技術攻關方向。何川結合國家重大基建需求,在《國家重大工程及對機械裝備的需求》報告中強調了核心裝備自主可控的緊迫性。熊輝從宏觀視角解讀《人工智能趨勢及“十五五”規劃前瞻》,描繪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工程機械領域的廣闊前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志福的《智能網聯新能源工程裝備前沿科技與產業發展思考》分享了新能源工程機械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
會議舉行了聘任儀式,向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及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進一步明確了組織架構與責任分工。來自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們就高校在人才培養、基礎研究中發揮的支撐作用進行闡述與討論,并表示將持續深化校企協作機制,共同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會議最后,朱斌強表示,作為廣西最高能級科創平臺,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將錨定”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產業變革”目標,聚焦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傳統產業升級三大使命,加速構建支撐未來產業布局的創新引擎。
未來,柳工將持續堅持“創新驅動未來”,深化政產學研協同,不負自治區重托,以科技賦能制造強國建設,譜寫中國工程裝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