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視角

【經濟日報】柳工綠色工廠,釋放智造新動能

2022-12-27

  12月27日,《經濟日報》刊發《柳工柳州鑄造有限公司創建綠色工廠——探索低碳轉型路》一文,聚焦國家級綠色工廠——柳工柳州鑄造有限公司,探訪柳工的綠色轉型路徑。

  走進柳工柳州鑄造有限公司(以下稱“柳工鑄造公司”),記者看到,曾經機器轟鳴、火花四濺、粉塵飛揚的車間如今變得整潔、干凈,車間里工人很少,各種自動化設備正在高效運轉。

  柳工鑄造公司曾經是柳工集團總部的鑄造事業部。為向環保科技型企業轉型,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綠色制造體系,2012年,柳工集團成立柳工鑄造公司,引進潮膜砂靜壓生產線、樹脂砂生產線等一流設備打造智能化、數字化鑄造工廠。

  “立足于數字化、能源化、潔凈化、低碳化等綠色發展理念,2021年,我們配套引進國內先進的環保處理設備。”柳工鑄造公司副總經理馮少剛說。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與綠色制造愈發重視,鑄造行業迫切需要實現向碳排放最低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等綠色方向轉型發展。公司開始著力建設綠色工廠。”馮少剛說,創立無模鑄型快速制造技術研發中心是建設綠色工廠的一大亮點。

  無模鑄型是一項不需要制作模具的鑄造技術,打破了幾千年來鑄造需要模具的慣例。在柳工鑄造公司研發中心設計室,工程師向記者現場演示了無模化鑄型快速制造技術,利用這項技術能實現鑄造工藝3D設計、虛擬裝配、智能仿真、3D測量分析的鑄件設計能力,通過軟硬件的組合,可建設全數字化鑄造研發平臺,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

  傳統鑄型制造方式需要先設計并制作模具,不但生產周期長,而且精度不高。利用無模化技術,鑄造數字化工藝設計率從30%提高到85%以上,鑄件研發周期縮短30%,鑄件開發周期也從50天縮短至15天。

  “與傳統鑄型制造技術相比,無模鑄型不僅適用于形狀簡單的鑄件,還適合形狀復雜的鑄件,簡化了工廠設計,減少了固定資產投資,節約了資源,降低了勞動強度。”柳工鑄造公司制造技術高級經理雷鐘鳴說。

  為減少污染氣體的產生與排放,柳工鑄造公司優選超高純生鐵、高純生鐵、環保型耐火材料、改性甲階酚醛樹脂、低氮樹脂等綠色環保的原輔材料,從源頭上進行防控。

  同時,柳工鑄造公司投資1400多萬元治理廢氣污染,建成4座反吹風袋式除塵器、5座脈沖布袋式除塵器及相關設施;投資850多萬元建成一座綜合廢水處理設施;打造一條自動化砂處理線,通過舊砂再生、工業廢水循環利用以及高于行業標準的廢氣處理排放辦法,盡可能將污染降到最低。

  通過升級設備、改進鑄造工藝,柳工鑄造公司逐漸實現向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綠色生產轉變。

  據測算,柳工鑄造公司2020年單位產量綜合能耗為每噸206.87千克標準煤;2021年單位產量綜合能耗為每噸197.65千克標準煤。公司能耗不斷降低的同時,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提升。

  “我們將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消耗最低化、環境影響最小化、資源再生最大化的原則,優化產品結構,不斷開發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環保產品。”柳工鑄造公司總經理汪文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