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新聞

聚焦兩會 |《新華社每日電訊》《人民日報》報道曾光安代表談加強金融協同,提升中國裝備業產業供應鏈競爭力

2020-05-28

聚焦兩會 2020年5月21日-28日

提要:今日,全國兩會圓滿落幕。在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光安相關發言被《新華社每日電訊》《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新華社 曾光安代表:挑戰之下 網絡直播“突圍”

        5月23日,《新華社每日電訊》刊發的《挑戰之下,中國制造如何“突圍”?——代表委員把脈制造業走勢》,報道了曾光安代表立足于裝備制造行業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挑戰之下,中國制造如何“突圍”?

——代表委員把脈制造業走勢

5月23日 來源:新華社每日電訊

        2020年,對中國制造而言并不尋常。一邊,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制造企業面臨著穩產達產、訂單交付等眾多考驗;一邊,數字化浪潮加速襲來,既是難得機遇也有非常挑戰。

        政府工作報告在對推動制造業升級進行部署的同時,有關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同樣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制造如何守住既有優勢,怎樣拓展新空間?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守好制造優勢;暢通生產消費循環,拓展市場空間。多位經濟領域的代表委員表示,企業正積極調整,加大對國內市場的布局。

        不久前,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走進直播間,親自上陣直播銷售裝載機、挖掘機,一場下來訂單總額達到1.3億元。“疫情‘迫使’制造企業更深入了解市場和客戶?!彼f,通過網絡直播展現領先技術、制造實力、明星產品,是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手段。

人民日報 曾光安代表:穩企業 經濟回暖后勁足(決勝時刻)

        5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的《穩企業 經濟回暖后勁足(決勝時刻)》,報道了曾光安代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穩企業 經濟回暖后勁足(決勝時刻)

5月26日 來源:人民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并給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舉措,引發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這些“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的硬招實招,必能將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僅有助于就業、脫貧等其他重要目標的實現,更將為中國經濟復蘇積攢巨大的后勁。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柳工集團從“供方+物流”同時入手,積極排查風險、難點,確保供應鏈各個環節互相配合、順暢轉動?!拔覀兊谝粫r間與1000多家供方實現聯動,秉持‘一企一策’的原則,為他們提供必要防護用品和必要生產資料,通過‘輸血供氧’,最大限度激活產品生產鏈?!痹獍舱f。

        曾光安表示,“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舉措,讓企業堅定了發展信心。4月份,柳工挖掘機實現月產4500臺的歷史新高。在他看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鏈呈現出巨大實力和十足韌性,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在各方努力下,“中國制造”將繼續開足馬力,貢獻更多優質產品。

經濟日報 曾光安代表:推動金融與裝備業協同“走出去”

        5月24日,《經濟日報》刊發《曾光安代表:推動金融與裝備業協同“走出去”》,報道了曾光安代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推動金融與裝備業協同“走出去”

5月24日 來源:經濟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光安立足裝備制造業發展,圍繞推動金融領域與裝備制造業海外業務協同發展提出建議。

        曾光安代表表示,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在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著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作用。

        曾光安代表建議,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從金融、保險、物流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進一步降低制造業經營成本,為裝備制造業的海外投融資業務提供支持服務;推進金融機構租賃業務在海外的發展,在新金融領域實現突破;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針對裝備制造業海外業務特點及競爭環境,精準制定承保政策,加大保險金融服務支持。

人民網 曾光安代表: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業競爭力

        5月26日,《人民網》刊發的《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業競爭力》,報道了曾光安代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九

人大代表曾光安: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業競爭力

5月26日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薄傲€”工作,成為各界關心的熱點,更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對于如期完成全年目標,代表委員有哪些建言?5月22日起,人民網推出“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指明了今年的經濟工作思路,提振信心、鼓舞人心?!比珖舜蟠恚瑥V西柳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光安在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后信心滿滿。

        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曾光安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融資成本,深化市場化改革和國企改革,推動制造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促進外貿基本穩定……這一系列舉措,一個個紅利,大大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

        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面臨哪些難點?還需哪些支持?曾光安此次也圍繞產品物流運輸、海外業務金融機構協同以及融資租賃業務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加強裝備制造業產品物流運輸的支持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港珠澳大橋、FAST天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些超級工程建設的背后,離不開裝備制造業的支持。

        裝備制造業的產品基本上都是“超高、超重、超寬”的三超產品,大件物流起著非常重要的運輸支持保障作用。

        曾光安指出,目前,我國缺乏對裝備制造業大件運輸的治超界定標準。同時,還存在著運輸成本高,物流車源少,超限證辦理通過率低、時效性長等問題。

        他建議,首先,應針對裝備制造業中電力、化工、機械、能源等不同領域的大件物流的專業特殊性,制定對應的標準和政策,規范不同專業大件物流行為。

        其次,應給予裝備制造企業產品高速物流運輸以及公鐵聯運、公水聯運、公鐵水聯運等多式聯運出臺優惠鼓勵政策,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交貨。

        最后,應構建大件物流運輸信息共享平臺,降低運輸工具的空載率和物流成本。

        推動金融機構與裝備制造業海外業務協同發展

        推動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中國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經濟穩定增長的國家戰略。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在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著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作用。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遇重創,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海外業務受到一定沖擊。

        對此,曾光安建議,首先,應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為裝備制造業的海外投融資業務提供專項金融服務。

        其次,推進金融機構租賃業務在海外的發展,在新金融領域實現突破。

        最后,應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針對裝備制造業海外業務特點及競爭環境,精準制定承保政策,加大保險金融服務支持,進一步助力行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完善融資租賃公司監管規范

        經濟新常態下,裝備制造業發展面臨著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課題。融資租賃是與實體經濟結合非常緊密的一種投融資方式,在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融資租賃公司的數量以及融資規模有了長足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偏離主業、無序發展等行業亂象,亟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曾光安建議,監管部門應會同融資租賃專家、融資租賃公司共同研究,并充分考慮金融租賃公司與融資租賃公司的差異性,修訂完善《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維護融資租賃公司的合法權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融資租賃行業良性發展。

新華社 曾光安代表:技術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洗牌的關鍵因素

        5月27日,《新華社》刊發的《用新技術敲開新機遇之門——代表熱議制造業轉型升級》,報道了曾光安代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用新技術敲開新機遇之門——代表熱議制造業轉型升級

5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推動制造業升級”“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制造業的種種部署,都透出滿滿的“技術含量”。兩會期間,如何運用新技術從危機中找到發展新機遇,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未來十年,技術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洗牌的關鍵因素?!比珖舜蟠?、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認為,隨著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新能源等新技術在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新技術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智能消費產品很多,但智能工業化產品不多。我們研發的5G遠程無人駕駛裝載機可以在北京遙控2000公里外的設備進行作業。疫情前還覺得這種需求很遙遠,現在發現并不遙遠?!痹獍舱f,今年開年以來,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化制造系統助推柳工實現逆勢“飄紅”,核心產品線均優于行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