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新聞

856E-MAX雙料冠軍!柳工4款產品獲獎!

2022-04-16

  4月16日下午,被譽為行業“奧斯卡”的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云頒獎典禮成功舉辦。柳工862H裝載機榮獲最高獎項“金手指獎”,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問鼎“新能源金獎”,柳工4260D平地機、江漢建機獲評“TOP50產品獎”。

  此次評選,柳工品牌綜合實力和上榜數量均位于企業前列,產品性能和市場表現獲得來自專家評委和廣大客戶的高度認可,并成功斬獲首次設置的“新能源金獎”,展現了柳工電動裝載機在行業中的標桿品質和強勁競爭力。

  雙料冠軍856E-MAX斬獲新能源產品類最高獎項

  去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檢閱柳工電動化產品,肯定了柳工改革創新成果。全球減碳行動之下,工程機械行業向新能源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在此背景下,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產品性能經過批量使用驗證且產品銷量經過市場考驗的電動化工程機械設備。

  目前,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在環保要求嚴格的隧道、港口、鋼廠、煤礦等工況場景下被廣泛使用,配裝具有自主知識產品,專為電驅動量身定制的變速箱、電控系統,高效節能,持續引領新能源動力技術高速發展,是國產電動化裝載機大批量應用的標桿產品。

  去年,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在“2021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中被業內專家評價為“裝載機向電動化發展的標志性產品”,成功斬獲2021年“技術創新金獎”。

  今年,柳工電動裝載機再度攬獲新能源產品最高獎項“新能源金獎”,誕生了首個電動裝載機的“雙料冠軍”。作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裝載機產品,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以行業標桿品質,實現了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

  頒獎典禮上,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營銷中心總經理寧健圖指出:“客戶說好才是真正的好。如今我可以自豪地說,市場上每兩臺電動裝載機就有一臺是柳工制造。”

  柳工裝載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柳工電動技術與產品研究院副院長楊錦霞在“探尋工程機械電動化新未來”高峰對話中表示,柳工仍在探索電動裝載機技術升級,目前正在進行集電池、電機和整機控制于一體的集成控制器的研發,攻關節能技術,同時也在推廣電動化產品、助推電動裝載機產業化發展上做著嘗試和努力。

  工程機械行業將從綠色、智能、可持續、全球制造以及增值服務等方面向產業高端化邁進,柳工將把握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機遇,持續推動新能源工程機械設備技術變革,抓住“雙碳”目標為工程機械產品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與全行業一起為踐行“雙碳”任務的完成和“十四五”目標的實現貢獻柳工力量。

  金手指獎是“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最高獎項,授予行業內技術創新、市場表現和應用貢獻三個方面綜合表現最突出的產品。歷經一個多月的激烈角逐,柳工862H裝載機問鼎榜首。

  862H裝載機是柳工新款6噸裝載機的旗艦產品。先進的技術應用及優異的整機最佳性能匹配,使其具備強悍的作業能力,高可靠性與耐久性,高作業效率與低油耗表現,是引領國產裝載機大型化發展趨勢的經典力作。2021年柳工862H裝載機逆勢銷售2600臺,6噸級市場占有率35%,成為同噸位市場銷量第一。目前,862H裝載機已實現了全工況覆蓋,廣泛應用于礦山、港口、砂石、煤炭等工況,獲得了客戶廣泛好評。

  技術引領 4260D、江漢建機榮獲“TOP50產品獎”

  本屆評選中,柳工4260D平地機、江漢建機無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機表現優異,榮獲“TOP50產品獎”。多款設備上榜,表明柳工品牌及產品在技術研發、市場表現、工藝創新等方面的強勁實力。

  4260D平地機在獲得“紅點獎”的4180D平臺基礎上開發,融合了其產品所有優點,是柳工D系列家族的大型王牌產品。以經濟環保、智能高效、重載可靠、安全舒適的特點,成為名副其實的礦山利器。核心部件采用國際知名品牌形成“大牽引、低油耗、高可靠”的最佳配置組合,搭載柳工自主研發手柄及風扇智能控制技術,智能化設計讓操作更舒適、設備更節能。

  江漢建機無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機獨創智能運行算法,以智能化控制實現無司機操作,有效破解無人化工地智能垂直運輸難題。利用能量回饋等節能技術,達到省電節能效果,基于5G技術,實現設備遠程實時智能管理。新版“江漢”無人升降機,集科技、智能、高效于一體,引領行業邁向嶄新高度,上市以來市場反響強烈。

  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評選活動由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指導,《工程機械與維修》發起并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5屆,由于高標準、權威性和影響力備受行業關注。評選尤為關注核心技術與新技術給行業帶來的推動,柳工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技術風向標和領軍代表,歷來都是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贏家。

  未來,柳工將一如既往堅持技術創新,打造更多硬核優質產品,繼續攀登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