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新聞
8月22日至25日,以“新階段、新格局、新作為”為主題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曾光安出席大會并在高層論壇中作主旨演講。

“過去十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產業規模更加合理,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碩果累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在大會上作行業發展形勢報告中表示,在全球疫情蔓延,世界局勢動蕩,產業鏈供應鏈不暢,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對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下,工程機械企業要把握住新技術的運用,加大數字化、電動化、國際化產品與技術的研發力度。準確把握國家持續加大新基建投資力度、加快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的機遇,為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回看中國經濟過去40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可能性很大,要不斷通過創新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未來,中國的投資方向主要集中于新經濟,如新能源、新基建、新業態以及新技術等。

曾光安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分析來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進入21世紀后高速成長的黃金十年,“四萬億”投資后的深度調整期和理性增長期,以及全球疫情動蕩的影響期,現在整個行業正處在周期性調整中。對此,他預判工程機械行業趨勢將進入行業周期疊加行業轉型。
曾光安指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周期性波動已成為行業長期特征。在此背景下,工程機械的客戶、渠道、商業模式都在轉型;寡頭的劇烈競爭加速行業的深度變革,工程機械行業全面進入低毛利時代;同時,新技術的發展成為行業競爭取勝的關鍵因素,全球供應鏈重塑下,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突飛猛進,成為推動全球行業變革的新動力。
最后,曾光安強調并呼喚行業領導力轉型,他表示,行業將進入新領導力競爭時代,行業的技術、客戶、商業模式等轉型需要有新的領導力。新時代下的工程機械行業領導力應該具有理性成長思維、全球化思維,關注長期發展,樹立競合與共生的理念,這是工程機械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