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新聞

六十五載步履鏗鏘 挺起裝備制造業脊梁

2023-02-25

  時代潮涌,歷史向前。

  當歲月闃然轉動不息的年輪,奮斗者總會在時光中留下足跡。

  65年前,篳路藍縷的開拓者們跨越山河,從東部沿海深入廣西內地,以拓荒者的姿態耕耘夢想,結草為廬,艱苦創業,奠定柳工根基。從大干三年的豪情壯志,到敢為天下先的“上市”“出海”“899戰役”,柳工人用奮斗與創新譜繪了光榮與夢想的65年。

  65年的不屈和開拓創新,讓這家被譽為新中國工程機械“搖籃”的企業,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第一”;柳工的產品服務于全球多個超級工程,柳工的解決方案叱咤于極限工況,柳工的足跡遍布全球,“柳工制造”印證了“中國制造”的勃勃力量。如今,柳工已在全球打造了20余個制造基地,柳工重器遍布全球,裝載機榮冠世界。

  時光如梭,23725個日夜飛濺焊花中的薪火傳承,成為柳工人邁向星辰大海的精神坐標。65年后的今天,柳工混改并整體上市,海外業績創歷史新高,智能制造工廠拔地而起,無人駕駛、電動化技術引領行業,全體柳工人用激情與智慧鑄就的厚實“家底”、創新與奮斗基因,正不斷書寫制造強國新篇章。

傳承·拼搏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回望柳工65年的發展之路,可以讀懂我國制造業企業不斷轉型升級背后的奮斗創新密碼。

  1958年,527名建設者響應黨中央提出的沿海工業城市支援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偉大號召,帶著設備和生產技術踏上支援廣西工業發展的征途。面對荒蕪的土地,他們鑿井而飲、削竹為墻、編茅作瓦,白手起家建造了柳工前身“柳州建筑機械制造廠”。然而,195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廠房宿舍化為灰燼,建設者們初到柳州的豪情壯志瞬時被潑了一盆冷水。但堅韌的柳工人沒有氣餒,苦戰三年建廠安家,浴火重生,為建設新中國工業壯志滿懷。

  1966年,在當時一機部的支持下,老廠長李郁帶領柳工的創業者開始了裝載機研發和制造的漫漫征程。在那個紛亂且艱苦的計劃經濟時代,柳工人自力更生,從沒停止過裝載機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的步履。在共和國第17個生日之際,柳工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Z435,取名為“東風牌”,這臺3.5噸額定載重量的大家伙,開創了中國裝載機的生產歷史。繼中國首臺輪式裝載機之后,柳工又創造了中國工程機械許多“零的突破”。1971年,中國第一臺鉸接式裝載機Z450在柳工研制成功,至今仍引領著這個產業的技術變革和市場創新。

  八十年代初,伴著改革的春風,柳工人早已準備好邁進客戶導向和市場競爭的新時代,柳工第二任廠長毛維經帶著干部職工大膽改革、走向市場,主動出擊到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沿海等地闖市場。從此,柳工以裝載機技術、品質和服務領先,深深地鑄就了中國客戶首選的第一品牌。

  于高山之巔,見大河奔涌。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末,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原董事長張沛帶領柳工人開創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多個先河:成功消化吸收了從卡特彼勒引進的裝載機技術,自主研發了全球裝載機行業的永久經典產品ZL50C,創造了單一型號裝載機銷售超15萬臺的奇跡。但柳工并未就此止步,1992年,柳工研發制造了第一臺挖掘機WY40,開始進入挖掘機領域,扛起民族挖掘機大旗。1993年,柳工上市,成為廣西及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與此同時,國企改革正大刀闊斧地進行,減員增效使柳工放下包袱,真正走向了市場。1995年,柳工與德國ZF集團合資成立了傳動部件公司;柳工在行業率先建設了覆蓋全國的經銷商體系,成為同行效仿的榜樣。這些行業開創性的工作,為柳工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時而動,開創行業先河。2000年中國加入WTO,柳工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柳工人“揮師東進,回歸故里”,完成了行業第一次市場化的股權收購,順利進入壓實機械領域,重組了挖掘機械業務,在鎮江市建設了第一個外地的新工廠;自此,柳工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裝載機產品,實現跨區經營,產品線擴寬。2002年,時任董事長王曉華帶領柳工人創造了月產899臺的“極限”目標,延續至今形成了柳工“899”精神,激勵著一代代柳工人奮斗拼搏;同時還前瞻地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愿景,開啟了柳工人馳騁國際市場的序幕,至今已走過20年。

  因時而變,隨時而制。接下來的十多年,柳工通過國內國際業務的拓展,通過并購整合和自主創新并舉,快速打造了全系列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物流設備、關鍵零部件、融資租賃的全價值鏈產品和服務,完成了從單一裝載機向全系列工程機械產品的成功轉型,并在上海金泰和柳州歐維姆的加盟下,形成了裝備制造業三個知名品牌并駕齊驅的產業格局。

  新時代下的柳工,一場廣泛的變革正迅速推進。2014年以來,在董事長曾光安的帶領下,柳工銳意改革,實現了企業整合與變革創新,混合所制改革及整體上市,國際業務創造新高業績;研發體系、營銷服務、內部管理、健康安全環保、社會責任等方面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提升;一代代柳工人在全面國際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決方案的“三全戰略”指引下搏擊奮進,朝著智能化、數字化、工業互聯網和新能源等新技術方向發展。

征戰·全球

  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見證者、參與者,柳工對于做強做大的渴求無比迫切。而這個過程,也恰恰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重要縮影之一。

  無論是創業初期的艱辛,或是每豐富一條產品線、攻克一項核心技術的攻堅,亦或是走出舒適區迎接的挑戰,每一次光榮與夢想的遠征,都鑄就了柳工人堅韌不拔的品質,刻印下一代代制造者開拓全球市場的印記。

  2000年的“冒險”,直抵到中國經濟、產業最具活力的東南沿海,柳工發起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經度上跨越最大的產業布局,先后在江陰、上海、鎮江、蚌埠、常州,蘇州等地落子。這是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東進”,亦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探尋多元化發展,推開國際化之門過程中的一幢燈塔。

  2002年,柳工國際化戰略呼之欲出,這幾乎比國內同行早了三年。從2003年到2010年的八年時間,柳工快速構建了8個海外區域營銷服務總部,建立了200多個國外代理商的全球營銷服務網絡,走過了歐美同行近五十年的歷程。如今,柳工在全球已擁有近30家海外子公司和機構,4家海外制造工廠,5大全球研發基地,300多家經銷商為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和服務,能及時響應全球客戶的需求,實現本地化服務與支持。

  2009年,柳工第一個海外工廠——印度工廠的投產,續寫了柳工人海外創業的傳奇。這個中國人在南亞大陸建設的第一個工廠,奠定了柳工印度制造產品在南亞市場的領先地位,柳工也因此獲得了“中印榜樣”的榮譽稱號。

  2012年,柳工完成對波蘭主要推土機制造商HSW的收購,順利入主波蘭歷史悠久的銳斯塔(Dressta),開始了歐盟制造的艱難探索之旅。2017年,柳工歐洲總部在華沙建成,滿足歐盟技術質量標準的裝載機和挖掘機在波蘭批量生產,逐步獲得了歐洲客戶的認可,柳工波蘭也獲得了“最佳國外投資者”和“波蘭最佳雇主”的榮譽。

  2015年,柳工巴西工廠開業;2019年,柳工在英國成立首個海外直營公司;2020年,柳工印尼公司開業;2022年,柳工海外業務發展20周年,海外收入創歷史新高……一路回望,國際化是柳工的生存成長之道,是使命和愿景的召喚,更是柳工人核心價值的體現。海外市場營銷、國外工廠建設與運營、國際并購和整合三部曲順次展開,井然有序,二十年間譜寫了一篇中國制造業國際化探索的長歌。

  放眼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有銳不可當大殺四方者,也有折戟而歸者。而柳工的國際化戰略正在重塑這家國有企業,使其不再拘泥于狹隘的競爭格局、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以更加開放、朝氣的形象在東西方之間寄予一種品質,承載著制造強國的重任和擔當。

  機遇總是給予大膽銳進的有心人,65年的拼搏向上,敢為天下先的柳工矢志不渝,以產業報國為使命,在一代代柳工人拼搏向上精神指引下,逐步完成從柳州走向全球,不斷推動壯大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歷史使命。

揚帆·遠征

  時代賦予的機會,沒有理由不好好把握。

  時代給予的榮耀,必將照亮更遠的行程。

  柳工走過的65年,是輝煌的65年。崢嶸歲月里,柳工人對制造業的堅守,對企業戰略的堅持,對產業報國的堅信,推動柳工在工業發展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跨越式騰飛。65載長路漫漫,柳工與中國工業一同發展壯大,在艱苦的歲月里破土而生,在改革的號角聲中深耕,在國際的浪潮里奮勇出海。產業報國的信念,成就了工程機械領域的排頭兵,成就了國際化企業的優秀標桿。經過幾代人的奮斗、創新和傳承,今日的柳工在世界舞臺與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同臺競技,彰顯著中國制造的強大。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柳工考察,對柳工的探索發展給予充分肯定。總書記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繼續下功夫。親切的關懷,殷殷的囑托,堅定了柳工錨定更高目標,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念。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回望65載奮斗史,是黨的引領與關懷,是政府和協會的支持,是廣大國內外客戶的信賴與支持,是經銷商、供應商的風雨同舟,是股東的信任,是全球各地員工始終休戚與共,讓柳工由弱變強,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蛻變,挺起了中國制造業的脊梁。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柳工將吹響奮進的號角,積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自主創新叫響中國“智”造;堅持奮斗為本,牢記偉大建黨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為成為“全球領先的裝備與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努力奮斗。

  大國工匠擔起“制造強國”的光榮使命,不僅是黨中央的重托和厚望,也是柳工人的共同心愿。

  胸懷偉業,65載只是序章。

  揚帆起航,奮進在更加壯闊的征程;乘勢而上,柳工必將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